2013年9月22日

探訪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淺草觀光文化中心」



2013年9月6日下午
第一站
參訪淺草觀光文化中心(淺草觀光文化センター )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外觀搶眼
出自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樓高八層
外型獨特富有江戶味
就在淺草雷門對面很容易發現

                                                   

維基百科如此介紹這位建築大師
隈研吾(日語:くま けんご 195488-)(Kengo Kuma
日本建築大師,曾獲日本、義大利、芬蘭等國之建築獎
建築作品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
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又以自然景觀的融合為特色 
運用木材、泥磚、竹子、石板、紙或玻璃等天然建材
結合水、光線與空氣,創造外表看似柔弱,卻更耐震
且讓人感覺到傳統建築的溫馨與美的「弱建築」

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
1979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取得建築碩士學位
1990年,隈研吾在東京青山創立了隈研吾建築師事務所
知名作品有
「龜老山展望臺」(1995)、「水/玻璃」(1995
「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95
「森舞台/宮城縣登米町傳統藝能傳承館」(1999
「石之美術館」(2001)、「馬頭町廣重美術館」(2001
近期作品有「長城下的公社/竹屋」(2002
「長崎縣立美術館」(2005)、「三多利美術館」(2007






一樓是information
有觀光的諮詢服務
國語、韓語英語當然都沒問題
也有兌換外幣的服務






B1是洗手間
二樓是觀光情報中心
有四台電腦和免費Wi-Fi可上網
也有一些觀光情報
更有給媽媽的哺乳室
三樓為管理事務所
四樓為中小型會議室
五樓為大型會議室及研修室
六及七樓為展覽空間
八樓為免費的展望臺





細細的品味淺草觀光中心的建築設計手法
它並不和周遭自然的環境
產生衝突或對立的關係
反而是和週邊的自然風景
有一種和諧的融入




再觀察其室內細部的營造
某些部位採取重疊的手法加以強調
而又有些部分則纖細的做出洗練的效果
給人一種有機
增殖逐步完成的印象



最頂層的展望臺是免費的

最佳眺望風景休憩的空間



這裡也有一小型咖啡舘
提供三五好友
閒聊分享的好空間


八樓展望臺
每一個視窗的角度
都展現出一幅屬於城市美麗的風景


從空中眺望遠方的五重塔淺草寺
雷門紅燈籠及仲見世通


有人說
這裡是觀賞晴空塔最美的地方
還可以看到隅田川
朝日啤酒筋斗雲(泡沫)




由挑空的二樓
往下看一樓大廳
大量落地透明玻璃及木材的結合
讓建築界線和周圍的環境
產生既分離又模糊的曖昧關係
也達到觀光中心和窗外行人
格外親切的效果





隨著時間而改變的光影
窗外忙亂的車聲腳步聲
夾雜著建築裡頭人們的詢問交談聲
終於體會建築家追逐的夢想    














3 則留言:

  1. 這是冷調的新時代格局..
    回頭尋找舊思想的生活味道
    於是..
    舊建築的基材:木板、竹子、石板、泥磚..
    被穿載上了新建築結構,柔和了過於科技感的冷調
    一如服裝走復古、咖啡館開出了老時代懷舊
    這是鐘擺理論..
    當所有事物走到一個不易再創新的階段
    它會盪回尋找最初的源頭
    從木片的窗隙望向“晴空塔”
    那是視覺與心靈的分隔段落.. 亦近 亦遠
    老李 晚安~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2. 一切的新格調與舊潮流之間
      有一條看不見的線彼此相連
      而在那條延長線上總有一些東西
      是建築家所牽掛的....
      建築是為了解人類而存在的一種裝置
      建築家的語彙總在新潮與復古之間擺蕩
      有創見的建築家 使用..建築..這個語言
      想對社會提供傳達什麼樣的想法
      這是他所必須牽掛思索的

      旅途中總會有些風景 隱微的 挑戰的
      在那誘惑人心的撩撥著 似近 又遠...
      南方~早安 祝福花東之旅愉快

      刪除